仪器租赁,为低轨卫星行业研发测试提供有力支持
2025年8月4日,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,我国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由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,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。
自 2024 年 12 月 16 日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1 组卫星,到2025年8月4日07组卫星成功入轨,累计入轨卫星达6组。其中有三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在半个月内发射完毕。
截至2025年6月,中国星网已将 51颗GW星座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,合计完成13次发射任务。目前,我国第二大巨型低轨商业卫星星座—G60星座(又名:千帆星座)也已完成90颗组网卫星发射,正开展卫星宽带网络业务性能测试和服务功能应用示范。2025年5月24日我国第三个超万颗卫星的巨型低轨卫星星座计划-“鸿鹄三号”星座已提交ITU申请。在政策、技术及市场多方推动下,我国低轨卫星产业保持快速增长,逐步衍生出市场化、多元化产业生态。预计2028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年产值有望达到4千亿元,我国低轨卫星网络构建正全速推进。
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正全面形成,在制造环节,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。即卫星研制采用适用批量生产的模块化设计,支持多模块并行组装、集成和测试,结合机器人合舱工艺,可实现批量化并行测试。卫星制造从定制化向批产化的模式转变。在发射环节,火箭技术从高成本向低成本复用方向演进。今年以来长征六号改、长征八号甲等新型火箭实现“一箭多星”常态化发射,在民营火箭领域,可回收火箭加速试验进程,发射效率提升直接带动商业发射服务市场规模不断增大。商业航天发射场投产也显著降低发射成本并提升运力。同时,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,为卫星互联网产业提供广阔持久的需求空间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加强指导、靠前协调,推动完成频率协调体系,创新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方式,批量颁发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,为卫星互联网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无线电频率及轨道资源支撑,加快推进低轨卫星发射部署。
随着我国低轨卫星组网进程加速,据预测,低轨卫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。
面向以上行业应用主推测试方案:
1.Tx/Rx组件测试
2.ADC/DAC测试
3.卫星通信信号生成测试
4.相控阵天线测试
5.卫星激光通信
6.卫星通信整体测试验证
测试工具
提问
您的问题将推送给已购用户,TA们会帮您解答